王克金、王之峰点评东篱的诗 4首
1.绝句
在枝条上生儿育女的人是值得赞美的
四月天,还趴在枝条上酣睡的人是有福的
“花事料如去岁般浩荡
弥漫太多悲伤和死亡”
王克金点评:
绝句二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借用律诗的体式,以示其短。二是诗句写绝了,写得好。诗人以此为题,颇显自信。
诗的起始,没头没脑,一把砍刀,凭空劈下,但切的正是地方。
花事即人事。想必某个场景的花事,正含苞待放,诗人印象强烈,由此感慨系之,推演而出,这才有了像一把砍刀的爽利。
前两句,把看到、联想,凝结为议论起笔。后两句,逆时间联想,又大跨度导向终极。
整体凸显一个意识,那就是“看空”意识。正是有了这个意识,这首古意盎然的诗,才更是一首现代诗。
使诗人感慨的还另有其他,在死亡悬崖旁繁盛的花枝,在悬石上侧身酣眠的生命,他们对死亡无视,对时刻与之相伴的死亡完全、根本是浑然不觉。是的,觉他何用?
生即是生之坦然而快乐,生时,死又与生之我命何干?浩荡即是浩荡,“弥漫”是庸人自扰。
诗歌的角度很是特别,有些事,我们是需要“倒着”看。站在顶峰和路的尽头,好像心中会了然的多。
王之峰点评:
“枝条
”让人联想到生命之树,家族谱系,繁衍、生殖,人丁兴旺。陈述性判断。“在”是“发生”,“酣睡”是“情态”,“还”是状态,“去岁”是时态。“花事”的“悲伤”可解,而“死亡”突然将人生置于“虚无”的尴尬。 “四月天”就是春天,是一种复苏和发生的隐喻。
尽管诗仅有四句却也可以分出上下二个部分,或者说,意义的转换与递进是跳跃式的,初看似乎有拟人与比兴,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直觉跃迁。在惆怅、颓废、虚无之外,有对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浩荡”的盛大被“弥漫”的尖锐刺破。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苦难的砥砺。如果将诗从后向前读,依然可以看见生命如此,却理当如此,恰如弘一法师所言“悲欣交集”,却生生不息。
大境太虚。大音希言。
2.大雪无痕
一种混沌的白,让一个人的屋子
沉静而空旷
此时是下午。那个陌生人的脚步
始终在你背后,不慌不忙
似乎停滞了。许多东西悄然老去
而你浑然不觉
后山的积雪,一茬压着一茬
新鲜、灵动
你看见一只鸟。它是黑色的
始终是黑色的
像一粒尘埃,起伏不定
雪落在陌生人的身上,瞬间就隐逸了
落在鸟的身上,雪成了黑色
而你眼中的大地,没有一丝阴影
王克金点评:
大雪依然是喻体,虽然诗人是以本体的方式和感觉来写的。看到最后,深究其宏阔之处,才会愈发的感到大雪的喻体意味。
什么才能无痕?漫天的大雪只是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感觉,雪覆世界,漫天皆白,天地一统,这是我们直觉造化的奇观。但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种空旷而无垠的东西,漫涌而至,一波一波地追逐我们的身影,消泯着一些寰宇中的客观。它更让人感到它的无隙而在,无隙而降。
所谓陌生人,不过是诗人自身掉下的影子,化为潜在的我,隐逸在天地。那是回归本然的我,那是一切皆白的我,他看似老去,实则精神广大。所谓雪意消除不了的黑鸟,不过是在白白的“死亡”中,时刻介入“生活”的精灵,它相信“墨迹”,依然化身尘埃而为。
读这首诗,请注意这一句:“许多东西悄然老去”。诗人在这首诗中,谈论的依然是消亡与存在,只不过是诗人把存在界定为世俗的存在,他肯定了世俗具有的给予人本能的助推力量,这一切都不是“阴影”。
王之峰点评:
“混沌的白”是感性的,有心理经验的扰动。“沉静而空旷”属于感觉发生而非知觉,是理性的移情,带出诗人的情感走向。“陌生人”是个神秘的阴谋,是未知,是时间?或者就是诗人自我抑或那个超我。这样就可以更快理解“而你眼中的大地,没有一丝阴影”,不是因为大雪的覆盖。而是因为“大雪无痕”本该另当别解,其谕旨是“形而上的”,我认为古人讲“澡雪精神”当有所及。“你看见一只鸟。它是黑色的/始终是黑色的”这种叙述的微妙在于肯定、暗示,也许诗人强调的不是“黑色”的象征,而是它只是一只有自己生命体征的鸟。一只鸟的选择并不因为雪的大小而改变,于是,反观自身的“我”,“陌生人”该如何?伫立雪中,“雪落在陌生人的身上,瞬间就隐逸了/落在鸟的身上,雪成了黑色”,诗的意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想说这首诗的人称问题,也就是叙事角度和站位的策略性。“你”让诗人游走在世界的对面,是旁观者,能够保持情感的客观、智性和冷静。
“大雪无痕”欲建构一个巨大的生命场域。让人想起毛泽东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慨叹,诗人与诗对世界都有了敬畏和莫名的惆怅。
3.祖国
请允许我先拒绝一些什么
允许我把你具体到家乡的
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森林,一寸土地
具体到我的油葫芦泊和父、母亲
请允许我在天朗气清之日或月黑风高之夜
读一读《论语》、屈子、李白、苏东坡
允许一介小民有他内心的家国天下
并希望它们永世合安
王克金点评:
诗人心中有两个“祖国”,一个是非常宏观的类似教科书上描述的“祖国”,一个是童年在此生活和内心时刻得到抚慰所感受到的“祖国”。岁月中,认知中,这两个“祖国”逐渐靠拢,向重合方向移动,就使诗人心中的“祖国”更加明确,最终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独特的自我的“祖国”概念。这也就是诗人在诗篇首句提出拒绝什么的原因。
认知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感受出发,拒绝也是为了尊重。能够忠实于自己,是时代与人的共同进步。
“祖国”的概念确立以后,诗人就秉持自己认可的价值理念,无论是胜境还是险境,无论是白日还是黑夜,他不仅深研,而且笃行他的“祖国观”。他甚至认为并呼吁“一介小民”就应该营造自己的内心家国,就应该为自己的永世安好而努力。所谓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应该是有限之责,而不应该是被胁迫之责。人一定是为自己的“祖国”而劳作。
在这里,诗人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是在发声。他是通过写这首诗,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当然构成了冲击,我们都应该想想“家国”与“天下”。
王之峰点评:
“请允许我先拒绝一些什么”,此后的“具体”是抽象的,有反喻之实。其实,所谓的“拒绝”里有宽容,至少是没有敌意选择。是一个群体的自由发声。“一介小民”用得耿介,有了“屈子、李白、苏东坡”的骨气和魂魄。他“希望”而不是祈祷,是在强调自主性,是发出声音,是使命赋予的权利和责任,关乎尊严。
我们再说说《论语》,读了《论语》就知道什么是“家国”,进而更好地审视“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抱负,也是每日的操行标准,做好了人,做好了儿子、丈夫、父亲,就有了“祖国”的基础,没有具体的人,没有具体的“油葫芦泊”,还有何颜面去谈“祖国”,至此,诗的反讽建构完成。
最后,不得不说,诗人在“天朗气清之日读《论语》”之外,又提及“月黑风高之夜读《论语》”是不是在隐喻“慎独”,暗示“去恶”?据此,可不可以进一步判断诗人是一个有什么样操守的人。
4.致虚度先生
在百丈漈,在铜铃山
他不爱大好山河
不爱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春光放荡
他只爱一路的
小花,小草,小昆虫
仿佛一位老父亲
为她们命名、拍照
偶尔轻抚那些嫩滑的小肌肤
他有无限事
却只记下她们
野孩子般的羞涩与美
王克金点评:
东篱喜拍照,这首诗属于拍照所得,也可以说是拍照过程中审美取向的记录。
诗的题目对读者来说颇为意外,东篱也是灵光乍现,取了“虚度先生”。取这个题目说不上东篱是在自嘲,而是取个“相对”来说。人皆有价值标准,敢于反讽自己,足见东篱心理强大。
世间,一些人都在“春光放荡”,追逐青春的红艳,博取世界的眼球。而诗人却不以其为伍,独自在大山一隅,以小自居,羞赧而更加倾注于羞赧。当然,这也是一个自我定位。小,未必就不深厚,偏偏有些事就是小而不小。
但注意,诗中还有个“野”。这个“野”,应取“自然”之意,去矫饰,也去修饰。他倡导倾心于“原生态”。情感和生命的“原生态”是山野的大美,这时的“小”就不是“小”了。
其实,我倒觉得“羞涩”也可另解,不然,有些“羞涩”也未必美。淳朴或接近朴素的“羞涩”可能更好。诗人所说的“羞涩”定是淳朴的“羞涩”。
这都是诗人写作的基准问题。
王之峰点评:
所谓“致虚度先生”乃是对某种姿势、态度的肯定。关乎“性情、境界、格调”,属于对人性审美。诗不是写景,而是移情、写心。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诗中,“春光放荡”写的情趣,见率性真意。“老父亲”的比附,让慈爱和亲情自内心的温暖有了来由,而一个个“小花,小草,小昆虫”的“小” 将虚度先生的“天性”放大,其实,当“百丈漈和铜铃山”让虚度先生返璞归真,“小花,小草,小昆虫”乃是境由心生的物象。
山水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