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园记》
作者:苏斌
江南名郡,古邑宣城。世之桃源,梦里水乡。南宣北合,通都大邑。人文荟萃,鱼米之都。文化经六朝积淀,盛名以九世传承。两晋开昌盛之风,文化底蕴深厚。隋唐多文雅之士,文脉源远流长。自古贤达辈出,多治世能臣。由来人杰纷沓,皆安邦良将。梅尧臣诗中才俊,胡适之文化旗手。梅文鼎开数学之基,吴如玉为书法之长。胡雪岩乃一代徽商,吴作人集书画大成。贤达灿若繁星,人杰俊彩星驰。今逢盛世,国运正昌。是以匡世之材,累出不穷。贤士名贾,绵延不辍。可谓人才济济,声名赫赫。
岁次丁酉,孟夏之初。青年才俊,雅名国武。慷慨解囊,一掷千金。建文化园,铸千秋业。承东坡文化以留园中,汇四海书画以传后世。余之闻讯,欣喜若狂,遂驱车千里,不以旅途疲惫,无忌才疏学浅。即兴游园,并以拙文以记之。
天色将晚,月上柳梢。乘借月色,漫步园中。但见群山环绕,绿竹叠翠。徽式建筑,星罗棋布。上下相依,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横于眼前。园内清幽,沉寂而无靡声。花木肃立,静默而无蜚语。偶清风来袭,枝动叶摇,心旷而神怡。若绿柳浮动,千枝婀娜,气定而神闲。又有碧水掩映,尽揽古郡灵气。恰逢月移星动,竟也对影成三人。或以思绪神游,遥想黄山秀丽如诗如画,或以江村晚眺,远望黯然别墅绿地飞花,或以闭目养神,细听朱旺九井流水潺潺。忘情园中,顿觉尘世喧嚣,归于脑后。漫步阶上,方觉人间疾苦,皆付云烟。
来日开园,进者多是文人,把酒临风,起舞皆是墨客。巨贾齐聚,参拜何以铜臭?贤达云集,皆仰吾祖盛名。
伟哉东坡!诗文八家齐名。壮哉东坡!书画四家同辉。悲哉东坡!半世颠沛流离。幸哉东坡!一生诗情画意!
武功郡眉山派聚星堂东坡后:苏斌(苏循堂)拜撰于丁酉孟夏之初开园前夜
丁酉清明连云港墟沟寻祖记
清明前日,云淡风轻。余应族内宗亲相约,自驾寻根之旅。
祭祖心切,一路绝尘。上长深高速,转242省路,疾驰临洪闸大桥,再穿北固山隧道。抵连岛,登北固山,寻二祖避难处。盘级而上,沿路相询,游人摇头,地主摆手,未果。此愿未了,心情怅然。
遂登高远望,山之尽头是海,于眼前茫茫无际。转身鸟瞰,海之尽头是山,于脚下巍然耸立。抬头仰望蓝天,苍天浩瀚而无言,低头俯视大海,碧海苍茫而无语。山水相依,海天一色,真可谓浩浩然苍天似大海,茫茫然,大海似苍天。一时顿觉心旷神怡,万事悠然。
临外海,再看海面。无风,海如处子,虽烟波浩渺,只见娇羞,不见狂澜。肆意的阳光投射海面,波光粼粼,万斛明珠。不禁想起隔岸海上碑京祖之题字: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今临海远眺,岚山依旧。前朝往事,依稀梦里。追忆二祖当年,仓皇辞庙,避难海岛。北固盼明师,良臣多无奈。他日仕清庭,只为遂了民心。历史评判任由说,保境安民兹事大。一时感叹历史之浩瀚,我辈之渺小,不胜唏嘘。
神游毕,过金苏村,抵云龙涧。一路多奇石耸立,如刀劈,如天降,如飞来……或涧底耸立,或一石擎天,或双石相拥……最险天官石,一石天棺,五百壮士,英灵所系。拾级而上,过半山,仰望山顶,山泉疾奔而下,如蟠龙出涧,几度飞流终入海,自成奇景一线天。其水清澈无比,绕过山涧,蚀去泥土,东流入海,不舍昼夜。
下山再回金苏村,聚父男子侄数十人之众,骨肉相认,兄友弟恭,追思慎远,共忆祖德,相宴甚欢。午餐毕,驱车苏氏祠堂之旧址,院内一银杏古树,族人相传为京衮二祖当年手植,其树母子相依,双树成林。母树三人不能合抱,高十数丈,枝繁叶茂,根深蒂固。象征我支人丁兴旺,家业昌盛。遂留念玉成,继北行,至乐寿山庄,坐向若亭,观瑞石窝,登望海楼,再觅二祖避难处,遍寻数峰,多见各处石刻遗迹,终有惊喜。遗座位于向若亭北30米,独岩伫立,静卧园中,岩背开凹槽,曾载京衮手迹。
据张百川《云台导游诗钞》记载:碑文“明二苏避难处”。碑上款小字“岁乙丑中秋之吉”,下款小字“兄御史弟贡生苏京苏衮”。可惜今已不存。明由崧(即福王)弘光元年是乙酉,其时山东为清所有,群寇如毛,二祖为躲清庭追杀,避难海上,牧马连岛,今之苏马湾亦因京衮二祖而得名。京祖隐居墟沟期间,悠游山水,到过宿城并有诗传世:“别有寻幽径,重来另一天。峰回山势迥,路转地形偏。窈窕荒蹊窄,嶫峨峭壁悬。闻(字误?)观山鸟美,淇澳卧龙眠。摩石敲新句,拂苔读旧篇。沉沉禅境寂,泠泠梵声喧。羹煮云根蔌,茶烹涧底泉。青菁尘外饭,白云坐中联。山下耕桑侣,逃秦不计年。”诗中不难看出,京祖当年对明师的期盼无望后,作为一朝重臣,唯有寄情山水的苦闷,一句逃秦不计年,饱含了多少无奈,多少心酸在里面。
时光荏苒,转瞬数百年,今我辈登山寻祖之足迹,祖才吾不能得之,祖望吾不能比之,唯庆幸吾辈生逢盛世,政通人和,四海安定,国泰民安,方才能玉成此行,偶得此篇。再登望海楼,以一阙《长相思-----登望海楼凭吊京衮二祖》结束今天的寻根之旅,愿二祖于九泉之下,伏惟尚飨。
望海楼,望海流,几度回望几度愁?二祖曾倚楼。今记否?明记否?京衮碑座依旧在,无言写春秋。
武功郡眉山派聚星堂东坡后:苏斌(苏循堂)拜撰于丁酉年清明
日照安东卫六修族谱暨苏氏眉山系聚星堂合修总谱记
吾祖苏轼东坡者,字子瞻,号东坡。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四川眉山,唐初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字仲先,祖母史氏。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氏占其三,若无三苏,则宋史黯淡矣。纵览东坡祖一生,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后经高宗追封。可谓五朝元老,六帝加封,遍查中国历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矣。
今日修谱,蹱其旧而接其新,盖因世派之遥,人口之殷,繁久或骨肉相见而陌路也,更兼有敦宗睦族之心,孝弟尊兄之意。六修以东坡公为一世祖,上溯七代,下修至今。上承苍天庇佑,下赖祖上光泽,自一世祖东坡公以来,传承至今,已有九百八十一载。近千年来,族内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唐宋八大家,吾祖占其三。元明四大卫,吾祖居其一。圣旨敕命,汗牛充栋,累世之功,不胜枚举。清朝268载,此方共出贡生300多人。安东卫吾族独揽100余众。一时诗书科第,霞萃云连,朝野为之震动,莫不拍手称赞,名噪一时。苏氏以忠义宣力国家,以孝廉树型乡里。其根之茂,其源之远,千古流泽,声名显赫。翻阅诸子百家,如此文武双修,德才兼备,千古唯此一脉。实为天佑苏氏,赋我芳华,世代英才,灿若繁星,乃至星河灿烂,俊采星驰。故而堂号聚星,是为聚星堂。
予秉烛夜读,每每沉思。纵观巍巍中华,五千年浩浩荡荡,无论太平盛世,无论战祸连年,无论是妖人存心祸国,无论是贤者力挽狂澜。无不以史以记之,贤者美名流于世,妖者千古共唾之。想我中华神州,纵然偶有外族欺凌,但不能断其志,哪怕半国被占,仍不能亡其根,何也?盖因有华夏文明在,则中华在。国魂在,则国不亡。自盘古开天以来,华夏文明连绵不绝,夏而商,商而周,周而汉,分时曾五代十国,和时则中华一脉。分时只为争正统,合时何须管出处?无论分合,中华一脉相承。天下熙熙,历史攘攘,其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和。无论和分,有中华文明在,有千秋历史在,中华同出一脉,其势不可违矣。故曰:国不可一日无史。遍览名门望族,三皇五帝,六朝兴亡,滚滚红尘,哪一家无谱?昔吾始祖东坡公,远眺赤壁,怆然发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光飞逝,转瞬千年,始祖之后裔,散落各地,虽群星璀璨,但多数谱系不全,唯有世系之大概,细考之,仍存先祖端倪。遥想当年,始祖东坡公,奉旨回调北还,途中不幸,殁于常州。经查聚星堂《毗陵苏氏族谱》,东坡祖三十二世孙苏慎先生确认,吾支乃东坡祖三子过公之后,七世祖耀宗迁居苏州太湖西山,八世祖止华迁居苏州太湖慈里。至九世祖苏良,迁居维扬泰州,传四世,生二子,因战移防安东卫。后世分别尊为安一公,安二公(安二公即今江苏赣榆仰泉堂始祖)后因安一公和胞弟安二公军功卓著,分别驻防于安东卫和海州营,世袭百户候。而后子承父,孙承子,子子孙孙,孙孙子子,一传再传,至吾身已是二十世矣。
明崇祯十五年,清军强势入关,吾祖七世祖襄公,七世祖彦公,八世祖敦生公为首,奋勇抵抗,血战而颓,不敌而兵败,不降而城破,满城追杀,三人赴难,与国同殇,如之奈何?时局骤然艰难,苏氏族人,为保血脉,四散逃难。犹如断线明珠,隐入市侩,散落民间。或躬耕于草庐,或商贩于闹市,或苦读于乡里,血脉流失,已成祖宗之憾!吾八世祖袍生遇难外出,迁居苏坊前,卒后葬于今临沭县玉山镇苏坊前村西石岭前。其后人分别居住今临沂临沭县玉山镇,赣榆苏青墩和河东区八湖镇一带。今逢太平盛世,四方安定,国运正昌。上至常州祖脉,下至散落各支,数谱集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反复考究,溯本追源,已明证身世,焉有不入族谱之理?
红尘三千,不问花开几许。此生过半,难料来世来生。生命属于我们,最长不过百年。莫道人生苦短,休说春梦无痕,意气风发时,我们有借口恃才傲物。荡气回肠时,我们没理由不珍爱名节。人过想要留名,燕过期待留声。百年过后,当吾等血肉归于尘土,灵魂归于宗祠,唯有名讳,可以永存家谱,生生不息!代代不忘! 有谱而不拜,不入,不续,不但愧于先人,而且羞于后世。自己空活一生也罢,焉能殃及子孙?到时有祖不得跪拜,有宗不得祭祀。兄弟相逢,难以相认,却形同路人也。此虽为族之殇,实则为己之愚也。况且谱系不清,则渊源不明,渊源不明,则根基不稳。根基不稳,则祖业凋零,祖业凋零,则家族难昌,家族难昌,则子孙无依……到此两难之地,岂不令后人唏嘘,记恨我辈乎?故而一修再修,三修四修,五修六修,乃至万涓成流,终于汇聚成河,聚星堂一脉,千支一册!此功成于我辈,能不欣喜若狂乎?
当今之我族,如红日之初生,族人和睦,各支团结,外族敬仰,昂首阔步,业绩非凡,功德正满。无论各行各业,均有建树之人。无论哪年哪载,都有捷报频传。如此可歌可泣,可欢可呼,可喜可贺之事,岂能不以记记之?
武功郡眉山派聚星堂东坡后:苏斌(苏循堂)拜记于丁酉年春月
芦山堂赋
——贺2017国际苏颂文化节
盘古开天兮,万古洪荒。
中华民族兮,大国泱泱。
华夏文明兮,五千年之远。
炎黄二帝兮,子孙共仰。
黄帝之苗裔兮,吾祖颛顼。
颛顼玄孙兮,名曰吴回。
吴回之子兮,是为陆终。
陆终有六子兮,长子樊居昆吾。
史称昆吾氏兮,是为己姓。
武王分封兮,恩泽忿生。
受封苏国兮,迁于温邑
河北赵郡发祥兮,河南立国。
得姓始祖兮,忿生第一。
苏建公封于平陵兮,战功卓著。
苏武公牧羊于北海兮,气节不辱。
芦山眉山兮,同出武功。
情同手足兮,自古一家。
鲁闽联手兮,传承文化。
诗礼传家兮,兴贤育人。
古郡同安兮,芦山之南麓。
吾祖光诲公兮,依山建府。
五代后晋兮,传承至今。
香火绵泽兮,子孙世居。
始于开运兮,扬我家威。
天禧四年兮,颂公诞生。
十岁入都兮,一代贤相。
经史九流兮,无所不通。
诸子百家兮,无所不知。
曾以地志见长兮,以山经显赫。
曾以本草著称兮,以训诂律吕称师。
医药天文兮,吾祖知之。
诗词歌赋兮,吾祖通之。
科技钟表兮,开山鼻祖。
教子育人兮,堪称典范。
伟哉吾祖兮,前人称颂。
壮哉吾祖兮,后世称奇。
感其功兮,欧阳修公为之称赞,
赞曰:才可适时,识能远虑。
赞曰:圭璋粹美,为异邦之珍。
赞曰:文学纯深,当为朝廷之用。
颂其德兮,朱熹君为之景仰。
仰曰:赵郡苏公,道德博闻。
仰曰:号称贤相,立朝第一,始终不亏。
扬名中外兮,享誉五洲。
名垂青史兮,永享宗祠。
其才至高兮,生前无人逾越。
其德至伟兮,卒后夫复何人?
其子携公兮,归居于靖康。
南宋至元兮,改为祠堂。
后多废兴兮,清末重建。
新华初立兮,曾为学堂。
同安政府兮,礼遇苏氏。
选其原址兮,重修祠堂。
敦亲睦族兮,文化兴邦。
宗亲齐聚兮,克己复礼。
大国有梦兮,中华一统。
文艺复兴兮,千古传承。
武功郡眉山派聚星堂东坡后:苏斌(苏循堂)
2017.11.17日芦山堂祭祖现场
作者简介:
苏斌,字文武,号一谡,小字江南。东坡32世孙,谱名苏循堂,曾用笔名姬斌、凸人、自新、梦欣、瑯琊居士。生于1977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汉族,自由撰稿人,文学求索者。1997年师从著名作家张贤亮,次年加入张贤亮任所长的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2000年自编散文集《无话可说》,诗歌集《青春如歌》。现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会顾问,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坡诗社创始人、社长。诗刊《东坡风》、《华东诗人》《华东作家》主编,《圣地诗刊》编委。1991年开始发表各种题材文学作品,20余年来,笔耕不辍,诗词歌赋均有涉猎。诗词散文婉约凄美,意境缠绵忧伤,文风清新犀利,用词遣字亲民。先后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诗歌《紫藤园春话》、《夜已深》、《月夜抒情》、散文《登山》、《黑夜与蜡烛》、《乞儿之夜》、《山村的夏夜》、《东坡园记》等,多次在全国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并收录《洒向新世纪的花语》、《俊采星驰》、《美丽百字文》、《祖国颂》等各类文集,个人诗集《呦呦鹿鸣》即将结集出版。
来源:中外艺术家
作者:苏斌
http://www.jingyingrenwu.com/gen2/jingyingrenwuwang/?mod=info&col_key=news&cate_id=103&info_id=578